马来西亚国民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成立于1970年,是马来西亚政府创办的第三所公立大学。有两个校区,总校坐落于雪兰莪州万宜新镇 ( Bandar Baru Bangi ) ,离吉隆坡市区约35公里,占地面积1,096公顷(16,440亩),分校坐落在吉隆坡市区,占地19.9公顷。国民大学目前有在校学生2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有19,000多人。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是马来西亚五所研究性大学之一,于2011年经马来西亚国家议会批准更名为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文: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英文: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简称UKM/国大)成立于1970年,是马来西亚第三所公立大学。
学校环境
国大有两个校区,总校坐落于雪兰莪州万宜新镇 (Bandar Baru Bangi),离吉隆坡市区约35公里,占地面积1,096公顷(16,440亩),分校坐落在吉隆坡市区,占地19.9公顷,而其大学医院和教学医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医疗中心 (PPUKM/UKMMC) 则位于蕉赖地区。
为捍卫国语教育而成立的大学
国大是续马大与理大之后第三所成立的国立大学,其创办者乃一群希望捍卫国语教育,将国语发扬光大的马来学者。国大在创办初期仅有三所学院,但目前已扩展至12所学院、七所机构和五所学术中心,提供了多达105个科系供学生就读。此外,国大也是少数设有精算学﹑鉴证科学、光学和人工智能科系的国立大学。
国大早期较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近几年来被选为研究型大学后,也逐渐重视实验教学,可谓两者并重。秉持着“永恒与持续发展(Pembangunan lestari)” 的信念,无论是在纯理科学或人文科学、理论或实践、研究或教学等各方面,国大都极力寻求平衡的发展。
打着“Universiti Kebangsaan di Persada Antarabangsa”之口号,国大不仅在国内教育界努力,同时也朝向成为“国际知名的高学术水平学府”这一目标迈进。为此,国大也开放学额于外国学生,并与外国大专进行学生交流计划。据悉,目前国大共有1000多名国际学生,他们与本地学生有着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与多方进行研究合作
近年来,国大也逐渐加强与政府及私立组织在发展研究上的合作关系。单是2007年,国大便签署了多达十项国内与七项国外合作计划的备忘录,包括和国内矿物与地球科学局(Jabatan Mineral dan Geosains Malaysia) 进行学术研究计划,以及和澳洲麦考瑞大学进行医药领域的合作。在2008年7月,国大与马来西亚国际慈善团体(MERCY Malaysia)签署备忘录,进行医疗研究与实践方面的合作。此外,国大也曾在2005年与台湾慈济大学签署交流备忘录,并缔结姐妹校。
而在学术研究及表现上,国大一直都有优良的成绩,也因此获得许多国际性大奖。其中,国大分子生物博士生阮文碧从众多联合国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荣获2006年欧莱雅年轻杰出女性生命科学家;2007年8月,国大在高等学府研究及发展产品国际展(PECIPTA’07)上赢取三面金牌、三面银牌及12面铜牌。而国大种族研究所创办人兼主任拿督山苏教授致力于推广社会科学研究,在2008年7月荣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The Fukuoka Asian Culture Prize)中的学术奖。
凭着杰出的研究表现,国大曾跻身于英国《泰晤士报》评选的“2006年度全球200所最佳大学排行榜”,排名第185名,为全国大专第一名;以及同年度该报评选的“全球100大最佳大學之科学领域学术成就”中第62名。到了2007年,根据MQA所作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国大获得4星级优良表现的荣誉(最佳评鉴为5星级)。
经过了38年的漫长岁月,国大已从一所小规模大学发展成今日国内外皆负有名气与声誉的知名学府。凭着它在各项学术及研究领域的优良表现,足以成为其他大学的典范。然而,国大并不满足于此,反之更积极求进步与突破,朝向国际知名及顶尖学府的方向迈进。
总校附近虽然没有购物中心或娱乐场所,但校园内的设施齐全,各种设备如便利商店等皆可在校园内寻获,方便至极。在运动设施方面,除了基本设备外,国大也有射箭训练场、高尔夫球场、脚踏车租借等服务。此外,国大的图书馆(Perpustakaan Tun Sri Lanang)是东南亚最大及藏书量最多的大学图书馆。这座五层楼高的图书馆藏书量非常丰富,足以让学子们沉浸在一片浩瀚书海中。除了这座宏伟的图书馆,国大各学院内还另外设有四座中小型图书馆,提供学子们便利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