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所属院系:机电工程分院
专业基本情况:现在校生9个班级,280人。
获奖名片
2014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5年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三等奖
2015年浙江省第五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2015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6年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三等奖
一、探索实践基于“校企四六轮换”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2015 年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依托于欣禾职教集团与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共建科博达自动化学院,正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建立内部运行机制。
通过构建“校企共育”双元培养制度,完善“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制度,形成“责任共担”的约束制度,创新“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推动“政校企联动”政策保障机制建设,构建长效运行机制,规范校企双方合作关系。
第二,构建“理实一体、校企互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方面,通过开展机电行业和校企合作企业需求调研,明确了专业所服务的主要岗位(群)——机电设备操作、安装与调试、维护维修与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同时对主要岗位(群)进行分析,明确各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并结合技术标准,分析每个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点,从而得出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参照这些主要岗位的企业技术标准,将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课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校企联合共同开发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于一体的课程模块。
最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术技能成长规律,按照年级层次分梯度进行实施本课程体系。第一学年为职业基础能力阶段课程模块,第二学年为职业专项能力阶段课程模块,第三学年为职业综合能力阶段课程模块。
通过与科博达企业的合作,为“双元制”培养模式积累经验,为下一步进一步实行“双元制”培养模式奠定基础。自2016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依托与德国商会驻上海办事处(AHK)的合作开展“双元制”特色班教学,为嘉兴周边德资及欧美企业培养所急需的高端机电类人才。
二、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PLC控制系统实训室、CAD/CAM/CAE综合实训室、数控仿真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机械演示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及数控加工车间、金工实习车间等校内实训基地。
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浙江省内多家机电装备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如:嘉兴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津上机床、巨力电机、华年电机、丽驰科技有限公司、哈挺精密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并积极准备筹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中厂。
(二)校外实训基地
2015年,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的引导与支持下牵手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建立“科博达自动化学院”,共同搭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关键能力”培养平台,“产教融合、校企互动”,成功实现了政、企、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这种新型培养模式中,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深入到科博达自动化学院的机械加工车间、装备中心车间、油泵装配车间轮岗实习,进行岗位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锤炼,切实践行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基地与车间、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教学与岗位的对接,为解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脱离企业需求而就业难、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而招聘难这一困境找到了可以借鉴的突破口。
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
至2017年,科博达自动化学院拟提供90余人的教学实践岗位,年承担实践教学量6000人左右,这90名同学拥有双重身份,即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又是科博达公司的企业员工。他们的培养由学校承担理论教学及基础性实践教学,由企业承担生产性实习,三年实践中,安排30%以上时间实践进入企业实践,接受企业顶岗实习。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条件,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获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人员50名/年,主要包括维修电工、制图员、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初中工、中级工、高级工。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因此要与合作企业共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通过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和提升现有教师教学水平,改善教师结构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共有10名,双师型教师8名,比例达80%,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工程师7名;
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走进企业,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和企业一线经历,提高教师自身技能的同时,把企业的工程案例带进课堂,转化为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把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能手引入学校,并与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实施实践教学等。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微信ID:syny2002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