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报】热烈祝贺上海电机学院修建性详细规划荣获2015年度天津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1 21: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热烈祝贺上海电机学院修建性详细规划荣获2015年度天津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上海电机学院是上海市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是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为适应上海市科教兴国战略和临港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上海电机学院整体搬迁至浦东新区临港新城。

基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主城区边缘,北临规划路,南至橄榄路,东接规划路,西至林荫路及芦潮引河,与上海海洋大学新校区毗邻。新校区项目占地面积约61.61公顷,计划建设26万平方米建筑。

从校园规划宏观角度,我们比较了日本筑波大学的单中心模式与美国耶鲁的多中心模式,提出了多元化多核心的校园规划设计观
从校园规划微妙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围绕校园主核心,各区域形成各自的组团:如公共教学楼组团、学科院系组团、生活服务组团等;每个组团又组成各自的核心,主次核心的分布与定位经过了精心布局,使各个组团各司其职又相互渗透,这也是适应狭长地块规划手法的必然手法。整个总体规划空间丰富而灵动,主次得宜,动静益彰。

校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追求共同的目标,他们之间的积极互动尤为重要,这正是好的社区最为可贵的价值。由此,我们将进一步创造一个复合的迷人的校园环境。它能够承载功能的、社会的、生态的、文化的和心理的需求。在电机学院的总体规划上,通过建筑,景观围合的院落化的空间模式,运用底层架空、柱廊、核心区的休息平台,交往空间,及过渡性的灰空间的设计方式来达到功能,社会,生态,心理等的互动性,最终达到复合性的建筑空间形态。
由于狭长折形地块的限制和校方对形象入口的位置要求,新校园采用转折轴线以实现校园整体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与城市道路形态的契合,同时在地块中部设置一条次轴,使交通更为合理便捷。两条轴线的交汇处自然便是校园核心空间的所在。于是,校园空间的“两轴一心”的基本结构由此确立。

校园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是:信息交流区,公共教学区,学科院系区,对外交流区,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
信息交流区是以图文信息中心及行政会议中心为核心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的核心区域。图文信息中心作为整个校区规划的主核心,巧妙地将几条轴线组织起来,使整个校区条理清晰,过度平顺,完整统一。
公共教学区位于信息交流区与生活服务区之间,方便学生上课,也聚集信息交流区人气。
学科院系区将有噪音、污染的工程训练中心放置到远离核心区的环外的主入口附近。这便于给校外人员提供服务,同时也使训练中心对校园主体空间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至产生过多的噪音及人流等的干扰。
体育馆和运动场地的位置充分考虑到与社会的共享,紧邻沿东面规划道路的次入口布置,在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临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
学生宿舍生活区放置到西北面,紧邻随塘河,并沿河规划了生活街,尽可能丰富学生生活,使整个校园生机勃勃。两个食堂根据学生通常行为路线分散布置,方便学生使用,提高食堂的经济效益。

本方案出于对交通便利和人车分流的考虑,随功能区的走向,自然流畅地布置了曲线形的主干道交通系统。环形主干道有利于保证机动车交通对校内各处的可达性,同时有力地保证了校园中心区不被车流穿越,形成安静易于交往的空间。
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出发,新校区建立完整的步行系统,以其作为支撑步行活动的骨架,形成校园最人性化的空间。

上海电机学院内不同类型、功能、形态的建筑,以精美恰当的比例,用不同类型的空间为中心组合成群构,演绎出完美的和声,如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以节奏的强烈与形式的清晰、比例的壮观,体现出凝练而富有个性的主题和富于想象的建筑形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结构上的完美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上海电机学院 ( 沪ICP备06058577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1©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迪恩网络

京IP备案号:BGJ15464X

扫一扫二维码
现在关注我们
赠送精美礼品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